必打卡的地方,但真的爆炸多人,如果当天没有云的话会很晒,建议下午再去,从公交车站到仁王门会有超长的一道上坡,路两侧有很多商店,门票成人一人五百日元,不需要预约,现场买票就可以直接进去,寺内没有很大,风景还不错
1. 清水寺,是京都最受欢迎的古寺之一,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“古都京都文化财”之一。
2. 我原以为它是“看景”的地方,走过一圈才发现——这里是“听故事”的圣地,每块石头、每根柱子,似乎都藏着典故与信仰。
3. 从远处望见清水寺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朱红色的仁王门和三重塔。为何日本许多寺庙入口都采用橙红色?
4. 其实,这种颜色被称为丹朱色,不仅醒目,更源自古代的宗教观念:红色可驱邪、避灾,是佛教庙宇中常用的护身之色。这也是为什么,日本许多寺庙、鸟居,甚至奈良的东大寺、伏见稻荷大社等都采用相同的色彩。
5. 购票处旁的三重塔高耸入云,这是日本佛教建筑中常见的象征性建筑。与中国的佛塔不同,日本塔层数较少,结构更轻盈,多为木造,而非砖石。它们主要作为供奉舍利的象征,而非实际存放。建筑风格也由唐代传入,逐渐演化出日本独特的比例与装饰风格。
6. 进入主殿区域,色调突然转变为深褐色的木结构。木头未经涂漆,反而显出一种时间沉淀的质感。这种转变仿佛也象征着——从红门的热闹走进主殿的庄严,从“迎宾”进入“修心”
7. 寺内随处可见“龙”的图腾——在屋檐、梁柱、供水处都有。龙在日本佛教中,是守护寺院的水神。传说中,清水寺有一口“音羽瀑布”,正是由龙神护佑而来,水流不断,滋养信徒,象征佛法永不枯竭。
8. 清水寺最令人惊叹的建筑是那片清水台,整座主殿架在几十根高木桩上,凌空伸出山崖,如同悬浮山林之间。
9. 为何要这样建?一是地形所限,清水寺依山而建,必须以“悬空”的方式扩展空间;二是宗教上的象征意义——朝圣者走上舞台,如登高见佛,仿佛脱离尘世,接近彼岸。
10. 此外,“清水舞台跳下去”在日本甚至成了一个俗语,意指“下定决心”。可见这建筑不仅有结构巧思,还有文化象征。
11. 在寺内一角,有一块石头上印着一双巨大脚印,旁边还有一双铁链锁着的铁鞋。传说那是守护清水寺的“仁王神”留下的足迹。铁鞋则象征他的巡视之苦:守护信徒日夜不息,穿铁鞋走千山万水
12. 最后来到了最著名的音羽瀑布。三条水流从岩壁滑下,游客可以排队用长柄勺接水饮用。据说三股水分别象征长寿、学业、恋爱。不过也传言不能三股都喝,只能选一,否则贪心无福。
13. 我也跟着排了队,喝了一口。到底喝了哪个愿望的水,我不知道。每一个在排队的,到底有多少人相信,或感受到——信仰的力量?并非在于你是否喝什么水,而在于你是否相信这水能改变点什么?
14. 清水寺不只是一座寺庙,它是一片信仰建构出的森林,有颜色、有故事、有风声,有回音。若你来此,不妨多走几步,多看几眼。那些看似“热闹”的景点,其实都藏着“静默”的故事
来到京都必须到访的寺庙
历史悠久,环境清幽。
但是超级多人,想要拍照的宝宝们必须要会拿角度哦
庙里有售卖拉面的小吃店,逛累了可以来这歇息填饱肚子,拉面是比较地道的口味,很传统的那种汤底。
沿途有很多卖手信,糕点,餐厅,和和服的店面可以慢慢逛。
我觉得挺好看的,但是没有很惊艳的地方, 人很多, 里面也很小,需要门票, 感觉适合懂历史和佛教的人,不过很值得一看,我最喜欢的是俯瞰京都市
2018年来的时候舞台正在装修进不去,这次终于得偿所愿
实测了下确实从舞台往下看不觉得高,但是从对面就觉得很高,有点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