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城市之所以用一家公司的名稱來命名,究竟背後蘊藏了多少人們遺忘已久、甚至不為人知的秘密呢?這間雄偉的博物館裡藏有的許多答案,等待有緣人的造訪及品味。
博物館在地下一樓,小而精緻,展示從惠比壽啤酒的誕生、二戰期間被迫消失、以及戰後復活再次成為主流啤酒之一的歷程,著實有趣!
博物館展覽本身免費,搭配有良好的日語/英語解說;另外也可以參加需預約的付費日文展覽(1800日元、45分鐘)。館內也另有需付費的啤酒試飲區。以博物館而言是個非常有趣的體驗,路過不要錯過!
- 2025年5月底之前還有與漫畫家荒木飛呂彥合作展出的「美人畫」(早年啤酒剛推出時、為了表達啤酒的奢華優雅而繪製的美麗女性形象,旨在使品牌形象更具吸引力)
惠比壽啤酒廠的名稱源自於「惠比壽神」。惠比壽原先是漁民信仰的海上守護神,後來由於海運的興起而成了商業神、財神。惠比壽常見的形象是頭戴烏帽、身穿狩衣、右手持釣竿、左手抱鯛魚,和現在惠比壽啤酒上的標誌一模一樣 XD
而現今的惠比壽站,始於1901年作為「啤酒運送」專用車站開始營運,依啤酒商標而命名為惠比壽;1906年開始客運業務,一直到1982年停止貨物業務。作為一個因啤酒廠名稱而被命名的車站實在超級有趣!
而2005年惠比壽啤酒在電視廣告使用了電影「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」的主題曲;此主題曲也成為惠比壽站的發車音樂直到現在 XD
可以了解惠比壽啤酒的歷史,有提供四款生啤與一些小食,其中兩款固定是復刻早年惠比壽啤酒的酵母,說很接近原始的口感,我覺得就是正統的德式啤酒感覺,但酵母味道特別厚,另外兩款是不定期更換的限定口味,這次剛好遇到跟荒木飛呂彥合作的專案,推出的限定款叫做繼承者,號稱使用了德國最古老的啤酒花以及另一款比較新式的酒花,表達傳承的概念,香氣的確滿豐富,四款整體上都算好喝的啤酒,食物也不錯,值得一試。
特意過來朝聖,還參加了見學,沒做功課以為可以有生產設施參觀,即使全日語介紹也沒所謂了,怎知道就只是一個導賞員在講解,看的東西就是和公眾參觀一樣的,只是最後有一杯啤酒和小食,建議不會日語就不要參加見學了,直接拿錢去現場餐廳買啤酒比較划算。
入館免費,裡面有介紹惠比壽啤酒跟其歷史,旁邊還能點啤酒跟點心的地方,也有禮品店。
今天才知道惠比壽車站的名稱是來自惠比壽啤酒。